博湖試劑- 免疫凝集技術
點擊次數(shù):797 更新時間:2014-05-06
免疫凝集技術
凝集反應的發(fā)生分兩個階段:
①抗原抗體的特異結合;
②出現(xiàn)可見的顆粒凝集。抗原與抗體相遇,很快就發(fā)生特異性結合,至于是否會出現(xiàn)可見反應,則受一定條件的影響。
通常,細菌和紅細胞等顆粒抗原在懸液中帶弱負電荷,周圍吸引一層與之牢固結合的正離子,外面又排列一層松散的負離子層,構成一個雙層離子云,穩(wěn)定的雙電層使得顆粒間相互排斥。當特異性抗體與相應抗原顆?;パa結合后,抗體起橋聯(lián)作用,克服排斥力,使得各顆粒聚集在一起。但當抗體分子太少,不能克服各顆粒間排斥力時,則不能使顆粒聚集。因此,在凝集反應中,IgM類抗體的作用比IgG類抗體要大數(shù)百倍,所以IgG類抗體常出現(xiàn)不*反應,即不可見的抗原抗體反應。這種抗體有時又稱不*抗體。
根據(jù)抗原的性質與反應的方式不同,免疫凝集反應技術大體上可分為4類:
①直接凝集反應技術;
②間接凝集反應技術;
③協(xié)同凝集反應技術;
④抗球蛋白試驗。
免疫凝集反應技術常用的試驗方法有3種:
①玻片法,主要做定性試驗,如菌種的鑒定及分型;
②試管法,作為一種定量試驗,多用于測定血清中特異抗體的效價;
③微量血凝反應板法,也是一種定量試驗,由于此法成本低,因而應用較廣。